发布日期:2024-08-25 06:30 点击次数:137
8月12日,第十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五番棋决赛首局的最后时刻出现了争议一幕。一力辽摁钟失误,致使超过基本时限被罚2点,好在棋局胜负的结果没有发生变化。这个小插曲背后其实是围棋比赛“包干制”用时规则近百年来的痼疾。
包干制+读秒制 合理吗?
近代围棋比赛用时赛制起源于日本。早先日本棋手下棋是没有用时的,以至于有些重要的对局,劣势的一方迟迟不落子,活生生把下棋变成了“坐禅”。
后来日本棋院规定了对局双方的基本时限,虽然也动辄每方8个小时甚至以上,但总算是能保证一两天能完成对局了。由于用完基本时限直接判负有些不合理,于是加上了读秒环节,大都要求棋手在一分钟之内落子。这种基本时限加读秒的的用时规则,沿用到业余比赛,出现了“包干制”(没有读秒,在基本时限内必须下完,否则判负)。
因为用时包干产生的“搅局”、“填子”争议连绵不绝,虽然包干制预设了比赛结束的时间,但往往裁判还要解决双方的用时争议,反而经常造成后面比赛的延误。
职业比赛的读秒赛制虽然避免了“搅局”的问题,但棋手面对一步必下的棋也要苦思冥想到58,59秒再落子,关键抉择的时候为了多一点思考时间选择去“打将”,这些都让正常对弈的进程变得有些古怪,无疑与“留下一张精彩棋谱”的初衷背离。
其实无论是包干制还是读秒,说起来这些都是100多年前的产物了,早就到了该优化升级的时候。
应氏规则延时罚点的意义
应氏围棋规则是围棋规则的巧妙创新,把用时跟目数挂钩,更是天马行空的构思,让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思考维度更上层楼。不过延时罚点的初衷应该是考验棋手能不能“算得清”,而不是“下得完”。
一力辽对阵谢科谢科与一力辽这一局出现的争议,背后的原因也是包干制的痼疾所带来的。这盘棋从棋的内容和过程来讲,一力辽确实不应该“罚点”。但如果这盘棋因为罚的这2点造成了胜负的变化,大家会怎么看延时罚点的规则呢?
为何不用加秒制?
上面的这些问题,用“加秒制”就全都可以解决了。每走一步加一定的时间,让对手的“搅局”变得没有意义。但每步加的又不多,特别复杂的局面,棋手还是要花更长的时间去计算和判断,延时罚点的意义依旧存在。
国际象棋的职业和业余比赛早就都使用了“加秒制”,即使有超时的纠纷,也大都是超时棋手自己的问题。不可能出现对对方招法或者行为的质疑。总奖金200万欧元的世界棋王挑战赛也是加秒制,足够多的棋类比赛数据已经证明了加秒制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那么为什么围棋大赛还不使用加秒制呢? 现在一些围棋业余比赛,已经开始尝试加秒制了,效果很不错。职业大赛使用加秒制,目前看来还需要相关部门推动。
围棋虽然是传统文化,但有些“传统”早该与时俱进了。
(周游)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